四點要素決定電地暖能否普及推廣:
電地暖系統能否具備“結構薄、重量輕、升溫快、節電費”等4個主要因素,是電地暖能否普及推廣四點要素的關鍵因素
在國外電地暖普及的國家,建筑商可將發熱電纜預埋在混凝土結構的樓板中且不會抬高樓板地面高度、不會增加樓房基礎的承重。
但在國內電地暖大多時候都是在后期裝修期間才鋪裝進建筑中的。
如果嚴格按照《地面輻射供暖技術規程》中的“電地暖隔熱材料不小于20毫米,混凝土填充層不小于35毫米,養護期不少于21天”的要求施工,那么電地暖安裝后就會產生如下結果:
一.結構層抬高地面55毫米以上,會影響了與非采暖區地面的找平,并且會使房間層高變矮。
二.樓板承重增加60千克/平方米~80千克/平方米,填充混凝土施工量大、周期長。如果整棟樓大面積安裝電地暖,開發商則會因大樓原基礎設計無法承受如此大的負荷而放棄立項,不利于大面積電地暖工程項目的推廣。
三.電采暖施工后因混凝土填充層養護期不少于21天,無法在短期內進行后續裝修工作,會影響整個裝修周期。
四.因結構層較厚升溫較慢(通常需4小時~8小時),故采暖時需不間斷地使用,后期運行電費則居高不下,會出現“裝得起,用不起”的現象。而對那些間歇式使用電地暖的用戶而言,因升溫較慢,安裝電地暖就又變成了擺設。
以上這些現象都極大地阻礙了電地暖在中國的普及與推廣,因此相關企業必須對目前傳統的電地暖材料及施工工藝加以改進,才能從根本上避免上述現象的發生。
電地暖系統只有具備了“結構薄、重量輕、升溫快、節電費”的特點,并具備易安裝的工藝,才能真正被廣大消費者認同,電地暖產品才能普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