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感應爐實驗法檢測耐火材料的抗渣侵蝕性
實驗以熔融金屬為熱源熔化和加熱渣劑。
實驗時,在砌筑好的爐內首先裝入金屬并加熱熔化。待金屬完全熔化,且爐內溫度達到預定的實驗溫度后,向爐內投入渣劑進行試驗。實驗過程中,一般還要補加幾次渣劑。根據需要,在補加新一批渣劑之前,也可將爐內的融渣部分去除或全部除凈。渣侵蝕實驗結束后,首先將爐內的熔融金屬和融渣從爐內倒出,待爐子冷卻后,再從爐內拆下耐火材料試樣,測量其侵蝕量或侵蝕深度,作為評價耐火材料抗渣侵蝕性能的指標。
感應爐實驗法的渣侵蝕實驗一般在空氣中進行,如果在感應爐的上部裝上爐罩,也可以通過氬氣和氮氣等惰性氣體控制爐內氣氛,但是,通入的氣體流量的大小應根據感應爐功率的大小而定,以避免爐內融渣過冷凝固或失去反應活性。如果將感應爐置于較大的真空容器內,也可以使抗渣侵蝕實驗在真空條件下進行。另外,若在感應爐爐口處蓋上一層含碳材料,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爐內的氧氣分壓,從而維持爐內為還原氣氛。
如果利用感應爐對含碳耐火材料進行抗渣侵蝕性能評價實驗時,在熔化金屬和加熱升溫過程中,爐內耐火材料試樣表面的炭素成分將發生氧化,影響渣侵蝕實驗結果的準確性。為了減少耐火材料試樣表面碳成分的氧化,在熔化金屬和加熱升溫過程中,常在爐內加入一定量的活性炭以減少耐火材料試樣中碳的氧化。當爐內溫度達到實驗溫度時,去除爐內活性炭,加入渣劑開始渣侵蝕實驗。
為了增強融渣和耐火材料試樣間的相對運動,提高渣侵蝕實驗的效率,一般采用加強攪拌的方法來實現。常用的方法有:旋轉攪拌法,搖爐攪拌法以及底吹氣體攪拌法等。
